塔遜寺(Ta Som Temple)是為了紀念一位當年在和占婆族的戰爭中很重要的將軍而建造的,東塔門上有一株巨大的榕樹,好像是電影《古墓奇兵》的場景所以吸引了很多遊客。

文章目錄
塔遜寺的介紹與到訪紀錄
塔遜寺建於12世紀末,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一位將軍而建造的,所以又稱為將軍廟。當年占婆族佔領吳哥,闍耶跋摩七世率軍占婆族趕走,進而登上王位,協助國王打贏勝戰的這位將軍功不可沒,因此建立寺廟紀念。
其實東門才是塔遜寺的正門,但是現在有開放的出入口只有西門,是當時的側門。

由於塔遜寺是用來紀念一位將軍的,可以看出將軍的級別在當時的重要地位,根據周達觀的真臘風土季記載,丞相、將帥、司天等官職大都是皇室貴族擔任,如果不是皇室貴族就要獻上自己的女兒為妾才能擔任官職,另外官員的出行儀式也是分級的,級別最高的要用金轎子和4頂金傘、其次為撐2頂金傘、再次為撐1頂金傘的官員,後面的是沒有轎子只有金傘的官員,最低的是只有銀轎子或銀傘的官。

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寺廟有個共通點,塔門上都有四面佛,例如巴戎寺、塔普倫寺、小吳哥城、塔遜寺等等,很有辨識性。

在東門有一株絞殺榕正吞噬著古老的塔門,樹與塔融合為一體是將軍廟的著名地標,很像電影《古墓奇兵》的場景,吸引很多遊客在這個小小的庭院停留拍照。但是因為東門的結構越來越歪斜,為了保護東門所以就用了許多木條固定,而且還把門上的樹鋸掉了一大半。

